惊喜之旅读后感
为何会看这本书
其实照我的境界,不会看这种大师级的书,并且还不是小说什么的;看这本书的全部原因都是因为朋友推荐,说这个人刚开始信耶稣,后来不信,而后来又重新相信,我对于这样的人比较好奇。 而当时我的书架里面正好没有我特别想看的;所以就把这本书加到书架当中,作为TO READ;
介绍一下作者
如果你不知道路易斯是谁,那你大概不会知道这本书的分量;我当时看的时候,便是在未知的情况下看;幸亏这是第一本他的书,里面有50%左右的篇幅在描述他自己的生活,对他有了一个认知;直到我看到他后来去了牛津任教,和 托尔金是朋友,我的敬佩油然而生;这完全是大师级的人物,难怪书中有那么多的引言,他人的语录,以及作者对文字的细腻流露,翻译的人绝对是下了功夫的;
如果你没有听过C•S•路易斯,那你可能大概听到以下的两个翻译:刘易斯、鲁益师;你可能也听说过他的作品《纳尼亚传奇》,如果你信耶稣,你可能还听过《反璞归真》;
这本书在讲什么
这本书有点偏自传,前面在讲大师的早年生活,中间夹杂着他对Joy的追求,以及作者对信仰的摆动,特别在是信仰敲定时的内心挣扎与波动
什么是Joy?译者在后记里面有相当多的提到,翻译为悦慕,我更愿意把他理解为对内心深处未知之事的追求,如【传3:11 神造万物、各按其时成为美好.又将永生安置在世人心里.〔永生原文作永远〕然而 神从始至终的作为、人不能参透。】,在每个人心灵深处都有对Joy的追求,小时候想象山那边有神仙,想象天外有三层的天等等,当你追求到的时候,那便是有一种Joy,在心里,陪你到终生;
读后感
这本书是断断续续的看完的;回看起来这本书,前半部分作者的求学生涯和最后的信仰挣扎特别触动我;
他母亲去世早,上面还有一个哥哥,父亲对他的关心和爱不是非常的多;小时候受到校园霸凌,在小小的校园里面就有等级之分,与我初中的时候相同,特别能够理解作者写的在校园里面的心理;在如此的环境之下,有一个好的老师便能够改变学生的一生,在求学生涯当中,有好老师也有不好的老师,其中提及的老师如:史繆吉、柯克等;并且作者转学,我虽然没有经历过转学,但是转学对孩子的成长有一定的影响,需要重新适应那里的环境,也有可能从一个地狱到另外一个地狱当中;
-
他非常喜欢读书,喜欢看书,不太喜欢运动,是一个文人的气质;
-
他被迫参军,在战争当中受过伤
-
他有许多的好朋友,如托尔金、叶芝
-
……
看完这本书之后,一定要看一下后记,译者邓军海后面写了很多的话,这些话对重新理解这本书有非常大的帮助;特别是在对于Joy的理解和翻译上;
你想成为什么样的人,就去和这样的人接触;我想如果路易斯后续没有去牛津,那么就不会在牛津里面遇到那么多的基督徒,也就对自己的信仰不会再有如此多的思考和正视;
几句标注的话:
作者在经历过转学、血帮等之后,对生活和信仰都有一些悲观;
我曾将我所认为的共同宿命概括为一个公式:“上学,放假,上学,放假,最终离开学校;接着工作,工作,工作,直到死亡。”即便我免于这一幻灭,我想,我还会看到悲观主义的别的根据
导师柯克的一句话
you can have enlightenment for ninepence but you prefer ignorance.
花九便士就能得到启蒙,但你却喜欢无知。
作者找到追求的方向之后的一句感慨
林中迷路之时,看见一个路标,那就是大事一桩。第一眼看见的人会喊:“看!”整队人会围过来,定睛端详。可是,当我们找到路,每隔几里地,就会经过路标,我们也就不会驻足,定睛端详了。路标会激励我们前行,我们也会对树立路标者,心存感激。但我们不会驻足端详了,或者说不用仔细端详了。在这条路上也如此,尽管路标的柱子是银制的,字是烫金的:“我们终会到耶路撒冷。